【官方:只有密接人员才会集中隔离,密接者的密接者需要集中隔离几天】
疫情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发言人是谁
在今天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要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落实“外防输入 、内防反弹 ”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完整、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优化防控工作的部署举措。
米锋是河北人 。米锋,男 ,汉族,现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司副司长 、新闻发言人。米锋长期担任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多次出席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新冠疫情发生后 ,他先后奔赴武汉、孝感、黄冈 、荆门、宜昌、荆州 、上海、吉林等地指导疫情防控宣传工作 。
是的,8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疫苗接种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会上介绍 ,全国现有本土确诊病例自8月16日首次下降以来,已连续11天下降。截至8月26日,全国有26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域为低风险地区,中高风险地区下降到38个 。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当前,我国仍然面临境外疫情输入和本土疫情传播扩散的双重风险,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国家卫健委: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 ,防止简单化、“一刀切” 11月5日,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在发布会上表示,要严格执行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九不准 ”要求。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 ,切实保障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防止简单化 、“一刀切”,坚决整治层层加码 。
居家隔离是密接还是次密接?
都不是 ,密接或次密接都不是居家隔离,而是需要集中隔离,只是隔离时间不同。根据疫情防控规定:密切接触者是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5天 ,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5天,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需实施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特别是与密切接触者接触频繁的家属和同事等人群,就是次密切接触者 ,也叫密接的密接。次密接触者是居家隔离还是集中隔离 集中隔离 。
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居家健康监测的第3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次密接者的判定和处置 判定:次密接者是指与密接者有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闭环境工作、聚餐和娱乐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次密接指的是密接者的密接者,这类人群与密切接触者共同居住生活,属于密切接触者的重点人群 。次密接的家人怎么处理:如果未被判定为次次密接者:平日里做好日常防护 ,如佩戴口罩 、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按规定进行核酸检测,确保自身健康状况。如果被判定为次次密接:需要进行居家隔离,遵循当地防疫政策 。
除此之外 ,如果王五属于密接人员,但是他在和李四进行交流或者生活的时候,双方都戴好了口罩 ,做好了防护措施,这样的话也是不需要隔离的。或者说王五和李四的接触已经超过了7天,那么王五不要进行集中隔离 ,只要居家隔离就可以了。
孩子可以正常上学,居家隔离是指你需要单独居住,尽量避免与其他人接触 。通常情况下,次密接者完成集中隔离 ,且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后,才能回家。回家后,你属于居家观察状态 ,这并不会影响你的日常活动,但需要按时上报健康状况。如果有条件的话,比较好能单独居住 ,以减少与家人接触的机会 。
密接是集中隔离还是居家隔离
集中隔离。次密接触者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感染新冠病毒,但是对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必须开展集中医学隔离观察,这样可以有效阻止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中的潜在感染者与其他人群接触 ,有效控制疫情扩散,同时还可以对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中的发病人员早发现、早治疗。
密接单独隔离,次密接居家隔离。以新冠病毒所致疾病潜伏期为依据 ,密切接触者的集中隔离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 、无症状感染者发生无有效防护接触后14天,并建议在隔离期满后再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居家健康监测7天,以避免极少数超长潜伏期病例引起传播 。
密接一般是集中隔离。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中指出:新冠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简称密接)和密接的密接(简称次密接),需要在1两小时内转运至集中隔离场所进行隔离医学观察。
密接是集中隔离 。密切接触者和密接的密接应当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对于特殊人群可采取居家医学观察,应当加强指导和管理,严格落实居家医学观察措施。具体来说14岁及以下儿童 ,若其父母或家人均为密切接触者或密接的密接,首选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密接者需要集中隔离 。密接者,即密切接触者 ,指的是与病毒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由于密接者感染病毒的风险较高 ,因此需要采取更为严格的隔离措施以防止病毒的传播。
集中隔离是针对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及其密接的密接,也就是次密接人员所采取的隔离措施 。居家隔离是针对自身存在感染可能性的密切接触者 、密接的密接采取的措施。因此,对于密接人员 ,集中隔离是更合适的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