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正达单奕:把AI技术落实到农业生产一线,才能真正发挥AI的价值
专题:逐光新十年:AI时代的企业进化与重构
数字浪潮翻涌,AI重构商业未来!由新浪财经举办的“逐光新十年:AI时代的企业进化与重构”2025企业家春季年会暨十大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十周年庆典于5月17日-18日在安徽亳州古井集团举办 ,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古20为本活动战略合作伙伴 。先正达集团中国数字化与大数据部总经理单奕出席并演讲。
单奕介绍到,先正达中国在几年前就在AI+农业种植以及科研领域布局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成果。随着AI技术的全球引爆,先正达更加深刻地认识到AI对业务发展和企业价值重估的积极推动作用。因此 ,先正达决定在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全面拥抱AI,加速推进AI与农业产业升级 、战略方向的深度融合 。
在前期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先正达也致力于构建农业行业大模型。单奕提到 ,“在种植准备阶段,农民朋友们会拿到我们通过AI技术生成的一份详细的地块评价报告,其内容涵盖了地块综合生产力、地块所在地域的环境信息 ,土壤情况信息、种植风险评估、品种成熟风险 、种植密度、产量预估等相关内容。这就为农民朋友们选地、土地流转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被广大农民称为‘土地的X光片’ 。 ”
此外,在传统农业中 ,农户在作物每个生长期都需要做出大量决策,但受限于时间和精力,很难全面了解农田的具体情况。现在 ,在种植前期,先正达通过AI技术,依据气象 、种植、环境等历史高质量数据集,AI模型为农民生成地块级的种植方案 ,该方案成为了农民种植作物的好帮手,被农民称为“智慧大脑”。
同时,在种植过程中 ,先正达通过AI大模型,形成了“监测-诊断-处方”的种植管理体系,通过该体系 ,可以监测种植异常情况,分析异常原因,最终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模型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例如药物、肥脸喷洒的时间 、药量、喷洒方法) ,被农民称为“种植全科医生” 。
通过以上模型和AI新农具的使用,他指出,在东北及黄淮海区域的春玉米和冬小麦种植过程中 ,平均节水节肥10%、增产5%,亩均增收150-200元。而农艺师使用了AI新农具后,单人平均可管理和服务面积从1000亩增长到了7000亩土地,大大提升了效率和服务精准度。
最后 ,单奕强调,找准场景,真正把AI的技术落到农业生产一线 ,才能真正发挥AI的价值 。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